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圈里GeeWhy”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系列其他稿件:
年度娱乐观察·综艺篇:爆款浪姐高开低走、看来看去还是大张伟们
年度娱乐观察·电影篇:票房超美国成全球第一,但从业者仍压力重重
年度娱乐观察·艺人篇:偶像不断爆雷、明星无法出圈、网红上位元年
文/何天平
如果要简单概括2020年的国剧市场,“有好剧,缺爆款”或许最为贴切。
不可否认,2020年剧集市场上的精品数量正在增多,《三十而已》《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都曾给人惊艳一瞥的感觉。但遗憾的是,更大多数仍是《雷霆战将》《鹿鼎记》《爱情公寓5》这样的存在,它们同样挂在热搜榜的高位上,但热度却几乎跟剧集质量没有太大关联,“抗日神剧”、“滑稽”、“狗尾续貂”这样的字眼,仍然充斥在人们的讨论里。
虽然剧集话题不少,但剧集本身的出圈能力却很有限。云合数据显示,2019年全网剧集集均有效播放量超过1亿的共有7部,成绩最好的《亲爱的,热爱的》集均有效播放量更是达到1.9亿,但2020年截至目前只有《爱情公寓5》和《三十而已》两部集均破亿的作品——集均有效播放量和播出平台的数量也有关系,而如果单看多平台剧集的话,今年则远不如去年、没有一部破亿。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大多数在今年被热议过的剧集,很多人可能都没点开过,却依旧对此津津乐道,将其视作另一种意义上的谈资——截至第三季度,收官前就上了50多次热搜的剧集《隐秘的角落》,正片有效播放量只有6.34亿、集均约5300万,这一成绩在2019年还排不进年度前二十。
(数据来源:云合四象分析系统)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剧集市场正在分众化,让全家人同看一部剧变得不容易,电视上播的较好的《小娘惹》不一定是网络上讨论最多、口碑最好的;娱乐方式正在增多,即使是疫情宅家期间,追剧也要面临游戏、短视频等的分流,云合数据指出,今年上半整体剧集有效播放2472亿、同比下滑8%;一些话题剧本身质量还有待提升,高开低走的情况还很常见……
各种因素驱使下,2020年这个看起来热闹异常的国剧市场,剧集本身却似乎最寂寞。全方位迈向市场化的网络端或许稍好过电视端,多少还有些这个时代的观众意识,但是总体上,若干年前那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国剧盛况到底是一去不复返了。
精品剧不出圈,2020年没爆款?
这一年剧集市场的口碑和热度倒挂的整体基调,在年初就已经被奠定了。
年初的《安家》是疫情期间人们宅家抗疫为数不多的新剧选择,面对举国上下给出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收视时段,这个关于“卖房子的女人”的故事总算是高开高走,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这部台网剧第一季度的全网有效播放量达到了32.62亿,排名第一季度上新剧前三。
(数据来源:云合四象分析系统)
只不过,比起日剧原作,这部本土化改造有点勉强的剧,又被赋予了太多想象性的现实主义成色,口碑(豆瓣评分6.3分)和流量的倒挂似乎成了一个很难逆转的定势。“可看”但“不好看”,有话题却难以令人为之振奋,《安家》境遇的像是给这一年的国剧市场埋下的隐喻。
今年剧集市场上很多大热的剧集都是如此。例如《爱情公寓5》豆瓣评分为7分,比第一季少了1分,是该系列里评分最低的一部,但该剧正片在今年上半年的全网有效播放量却达到了46.52亿,是今年最热的剧。至于豆瓣评分只有5.1的《小娘惹》,播出期间基本稳居卫视剧集收视率排名第一的位置。
比起这些高播放量的剧,一众被多人赞赏的精品剧却空得好评,流量并不突出。
今年涌现出了数量最为可观的“精品剧”。数据统计,2019年全年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国产剧,仅有7部,而截至发稿前,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了20部;而在平均口碑方面,汇集了大量新剧集的第三季度,上新剧豆瓣均分达到了6.6分,此前两年则分别为6.0和6.4。
《隐秘的角落》(豆瓣8.9分)《沉默的真相》(豆瓣9.2分)等作品,不仅展现出了相当的创作水准,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在“正确”和“艺术想象力”之间的周全可谓范本。题材类似的《摩天大楼》(豆瓣8.1分)等也有相似的耐看质地,在烂剧横冲直撞的这些年里,上述精品剧能成规模的涌现自然值得尊重。
被声讨多年的改编剧,今年也有向好的迹象。尤其是曾经首开网剧大工业先河的盗墓探险这类大IP,竭泽而渔式地破坏性开发许多年,今年还能有新增长点实属不易。诸如《重启之极海听雷》第二季(豆瓣7.4分)、《龙岭迷窟》(豆瓣8.3分)等作品,都呈现出和此前很多盗墓作品不一样的样貌。
至于占据国剧市场小半壁江山的青春题材,今年也有黑马。上半年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和下半年的《棋魂》各有亮色,还有一部《风犬少年的天空》,四两拨千斤,收获了颇多赞美。
尽管争气,可上述剧集却无一不面临一个更灵魂的拷问:精品剧=爆款剧吗?
用“破圈”这个时髦的语汇来讲,这些作品都尚有距离,像《摩天大楼》等高分剧,在单季度里的集均有效播放量都不到2000万,均没法排进同期前10。如果综合各维度的数据和口碑来看,今年大约也仅有《三十而已》一部能视作叫好又叫座的热播现象剧,但受单平台播出等限制,其季度集均有效播放量仍然只有1亿出头,放在往年也仍排不到最头部。
(数据来源:云合四象分析系统)
而给足了关注度的《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等悬疑短剧,则在“圈”的边界上游走着,可能多少改善了长辈们对《娘道》的津津乐道,但却并没影响到今年剧集市场的整体走向。虽然“小白船”和“爬山梗”等成了年轻人们热衷的话题,可是但从播放量的数据来看,它甚至没能成为互联网的绝对爆款。
总体看下来,2020年有不少亮眼的剧集,可很难找到一部真正意义上“口碑热度双丰收”的爆款,即使单看播放量,也很难再找到过去几年那种国民剧。分众化的大趋势固然是一个原因,今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垂类内容诞生,但是市场的进步所带动的审美需求方面等的变化,与剧集创作理念、创作体系、工业化程度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可能才是重点。
简单来说,就是受众、市场变化得太快,产业得赶紧跟上了。
短剧、类型剧、女性叙事……
剧集产业有哪些新变化?
国剧市场变化得有多快?
跟从业者交流,总有一个鲜明的感受:“稍不紧跟行业潮流,这些流行就看不懂了。”这侧面也说明了一个状况,我们似乎已经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特征描述来概括国剧市场正在寻求的变化,无论在内容生产或是传播营销的层面,我们的认知跟不上层出不穷的新概念。
今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无疑是悬疑剧。在《隐秘的角落》之后,悬疑剧瞬间成了市场的香饽饽,各平台均有相关探索跟进,一时间为悬疑剧的市场引来前所未有的关注。
(《隐秘的角落》剧照)
这些剧的品相毫无疑问地各有亮色,但规模化壮大的背后也指向着一个怪象:高概念+强立意+(所谓)整容式演技,这样的“文艺剧”值得有发挥,却怎么都不会是市场能够批量化复制的主流。何况如今才到年末,早有很多观众对部分此类剧的“故作深沉”有所倦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值得对这种快速复制爆款的行为有所反思。
类型剧的发展,成了大家口中今年国剧市场实现进阶的一个关键指标。但今年整体大盘的类型化特征并不如想象的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虽然今年市面上有三成是《隐秘的角落》这样的悬疑剧、三成是《下一站是幸福》这样的甜宠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类型化,但剩下的还是过往的主流类型,这一数据似乎很难印证“类型化”在剧集创作体系里所受到的全方位重视,只能说明因为部分悬疑剧、甜宠剧的成功探索吸引了创作界的趋之若鹜。
再往深处说,即便是有一部分类型剧在工业化层面有了较为出色的积极实践,但是总体来看整体的工业化成熟度还是不够高,仍需要审慎评价的:口碑高开低走的《唐人街探案》网剧、有噱头但续航不足的《传闻中的陈芊芊》,以及一些亚类型剧,例如耽改剧、电竞剧等等,风头很大但风险也不小。
(《传闻中的陈芊芊》剧照)
还有一些概念,例如竖屏剧、互动剧、番剧……源于不同观看场景和技术增长点的新品类剧集,尤其受到各大视频网站的青睐,无论在布局理念、资本或者传播营销层面都投入了相当的重视度,但石头砸下不见水花,对于长视频之外的诸种内容探索,受众市场的认知仍然比较有限。
因此今年市场上出现的种种变化,究竟是产业向好的迹象,还是对于风口一时的追逐,仍有待观察,但有些变化,却已经被证实会成为行业之后发展的重要趋势了。
短剧,这是今年国剧市场屡屡被提及的一个向好关键词。以《隐秘的角落》等为代表的精品短剧崛起,成为了对这些年篇幅越来越长甚至被大量注水的剧集创作怪相的有力反拨,而迷雾剧场的成功更是证明了这种模式所具备的诸多想象力。说实话,这个趋势早该就位,动辄七八十集体量且节奏异常拖沓的剧集充斥市场,有时让人不知追的是剧还是日播节目。
不过“盲目”追求“短”,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云合数据显示,今年Q3全网连续剧上线121部,其中24集以下的短剧已经达到了60部,占了一半,但因为集数较少导致热播周期较短、曝光有限,所以整体有效播放占比只有14%——即使在《隐秘的角落》等热播的Q2,该数据也只有23%。
(数据来源:云合四象分析系统)
因此业内普遍认为,长短并存、各有侧重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女性叙事,也在今年成为了一个热词。
从《不完美的她》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再到《白色月光》《摩天大楼》,今年的女性剧集可谓蔚然成风,嵌入其中的一系列反父权逻辑的话语也得到了更新迭代。亦有媒体评价称,这一批女性剧集的集体亮相,终于让长期被婆媳关系绑架的国剧市场走向更具现代性的对女性生存生活地位的探讨之上。
虽迟但到,荧屏的“她时代”理应被予以这样的重视。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似乎还远不足以撑起女性主义的文化大旗,很多作品也仍旧绕不开婚恋、出轨这样的内容主题,对于整体性的女性生命经验的平视和表达,我们的创作要学习和提升的还有许多——对比一下很多剧集和今年Netflix热剧《后翼弃兵》,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后翼弃兵》豆瓣评分9.0)
总体来看,2020年剧集市场上有很多令人欣喜的新现象,其中有的已经可以断定将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比如短剧、女性叙事),但是在具体模式上还需要更多实践;而有的新现象(比如类型化、互动剧),目前还很难断定其是否会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大趋势,但从行业稳定发展和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角度来看,值得行业去长期探索。
老牌公司围困,新势力成主角?
市场的变化间,剧集公司的格局也进一步发生转变。
各公司财报数据显示,A股24家影视公司中,只有光线传媒、华录百纳、捷成股份和华策传媒4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正,整体亏损率超过了83%。剧集公司虽然不像电影公司一样,受困于影院关门,但因为可确认收入减少、项目开机延迟等,也普遍过得不是很好,绝大多数在今年前三季度都未能实现盈利。
在今年易主的唐德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370.35万元,全年未能产出较为亮眼的作品,大概率将连续第三年亏损。截至目前,唐德的股价只有6元左右,而5年前其巅峰股价一度超过200元。
同样易主了的慈文传媒,曾在2019年扭亏为盈,然而受疫情影响、可确认收入减少,今年前三季度慈文共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减少60.28%,净利润为-1828.25万元。但在作品方面,慈文其实有不错的表现,于今年推出了《三叉戟》《重启之极海听雷》等质量、播放量排名都不低的剧集。单看产出,慈文已经在此前的波动中,逐渐稳定了下来。
欢瑞世纪的情况则没能有所好转,这家去年亏损超过5亿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亏损仍高达1.48亿。这家曾和杨幂、李易峰等深度绑定的明星公司,近年来接连遭遇了大牌出走、财务造假被处罚等危机,业绩也是一路走低,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援及一致行动人浙江欢瑞的股份也在近期因合同纠纷而被冻结。
今年欢瑞的《锦衣之下》《琉璃》《隐秘而伟大》三部积压剧,虽然都有还不错的反响,但是公司整体前景还是充满了诸多未知数——不久前,欢瑞透露终止《昆仑》《蚀心者》《沧海》等剧集项目,将谨慎投资古装作品,转型布局都市、现实题材作品。
(《琉璃》剧照)
华策影视是今年上市剧集公司里,表现最好的一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8.94亿元、同比增加44.6%,扣非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加314.57%,这一成绩放在A股所有影视类上市公司里,也是相当亮眼的。而这除了得益于《爱情公寓5》《下一站是幸福》等热播剧外,也和公司积极布局艺人经纪等衍生业务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影企中有很多电影公司近两年也在积极发力剧集业务。万达电影旗下的万达影视,总经理于今年初变为剧集出身的尹香今,公司也接连推出了《爱的厘米》《幸福,触手可及!》《向阳而生》等项目,不过普遍水花不大。最亮眼的剧集项目或许要数《唐人街探案》的网剧版,虽然口碑高开低走,但无疑为后续的电影项目和IP开发,添了把火。
相比于传统公司今年的乏力、不顺,很多“中生代”的影视公司——五元文化、柠萌影业、腾讯影业、耀客传媒、小糖人等,凭借在内容模式、剧集类型上的创新,已经打响了在年轻用户中的品牌,并逐渐发展成为了剧集市场的中坚力量。
曾打造过《白夜追凶》的五元文化,无疑是今年最火的剧集公司之一,为爱奇艺“迷雾剧场”和优酷“悬疑剧场”制作了《十日游戏》《非常目击》《在劫难逃》《白色月光》四部12集悬疑短剧,虽然没有哪部在热度上可以媲美《白夜追凶》,但豆瓣评分普遍不错,有多部8分以上的精品、广受平台用户喜爱,毫无疑问五元文化已经坐稳了“第一悬疑厂牌”的位置。
继教育的“小”系列《小别离》《小欢喜》后,柠萌影业今年又在《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这类女性题材作品上发光发热。柠萌影业这些年的快速崛起,一方面与之内容产出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的确擅长于抓住用户(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情感需求,成功制造话题、热点。
腾讯影业2019年的爆款作品《庆余年》,在今年依然是最火的剧集之一,光是今年上半年的全网有效正片播放量就高达46.01亿,仅次于上新剧《爱情公寓5》,也侧面反映了今年剧集市场爆款的缺乏。此外,腾讯影业今年上新的《燃烧》《亲爱的,你在哪里》等聚焦于现实题材的剧集也表现亮眼,《燃烧》CSM59城收视多日排名前三。
今年10月,腾讯和阅文正式宣布腾讯影业、阅文影视、新丽传媒三驾马车将会打通,未来在内容出品,特别是剧集创作上会紧密协同,并将于之后推出《赘婿》《庆余年2》《人世间》等内容。有了阅文的IP和新丽的制作能力加持,腾讯影业之后在剧集上的布局将颇为值得关注。
当然,除了这些其实已经成名的中生代公司,今年市场上还涌现出了好记影业(《沉默的真相》)等一批曾经默默无闻的新公司。它们之所以能够取代很多老牌企业成为剧集产业的中流砥柱,离不开视频平台在自制内容上的发力以及台网关系的彻底逆转,当视频平台成为很多人观看剧集的主要渠道时,与平台合作甚至绑定较为紧密的公司,自然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而这种变化背后,更本质的原因也是因为不管是平台还是新锐公司,都成功抓住了主流用户(以年轻用户为主)的审美偏好、喜好变化等,顺势而为去推出了更多强类型、快节奏、风格和情感特质鲜明的内容作品,从而得到了认可。
只是从2020年剧集市场的反馈来看,很多新势力、新剧集还仅仅只是摸到了“门路”,距离真正的成功或稳定性还有距离,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公司展现出了足够的成为行业龙头的潜力。因此圈里GeeWhy认为,剧集市场的大格局还没有真正落定,未来几年才是行业发展、变革的关键。
因此面对今年爆款缺失的局面,倒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毕竟不是观众不爱看剧了,而是对好内容的期许更高了。追剧这样一种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并不会在短时间里被消解,对于大多数浸润在视听生活里成长起来的人们来说,能接受已经发生的所有好与不好,然后收拾情绪继续期待,期待有一天它总能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
这一份期待,同样留给2021年的国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