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因为大事的国产动画《一人之下5》还有《三体》动画版重新定档了,这次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了。《一人之下5》定档12月9日,而《三体》动画版定档12月10日,没有意外就会正式播放。
这两部作品在国产动画的分量都是很重的,如果成功带来的影响力可能也会很大。
因为《一人之下5》和正在播出的《大理寺日志2》都是中国商业动画模式晋级,并且标志相当成熟的续作,属于撑起国产动画市场的作品。而《三体》动画版如果成功的话,那就不止公司艺画开天直接飞升,同时打开中国科幻动画的大门。
我认为它对于当前国产商业连载动画上面,可能起到类似于当初《大圣归来》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情况。整个国产动画工业前进一步,展现出能制作世界级别的科幻IP,同时会为后来带来强大的效应。
这几年,每次有重要的国产动画作品热播,上映就会有人吹“国漫崛起”。然后就会因为质量问题争吵一番,那么这次《一人之下5》《三体》动画版热播,而且如果质量好,口碑好,会带领国产动画真的崛起吗?
3集投资超《灵笼》,邓紫棋都请来了,《三体》动画版代表什么
国产青少年向商业动画就是在2010年后开始真正的起步,到现在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哪怕加到2000年也不过20年左右,当然比不过人家发展了半个世纪,甚至大半个世纪的文化产业链。
一开始,很多国产动画还和日本动画公司合作,当时是为了学习,结果合作的动画质量越来越差,最后也没继续合作下去,也就是搞了几个分镜。国内动画产业不是没有钱没有人才,只是没有时间和完整的产业链,之前也没有人敢大胆去专门去搞动画产业链。
《三体》《一人之下》为何是国产动画的未来,如果从动画本身再结合国产动画产业发展来讲大概三个有方面吧。
一是国内的动画工业已经十分成熟了,并且培养一票动画从业者,而且从这些年动画作品再到《胶囊计划》扶持新人来看还在扩大,同时生产周期较为稳定,当然还不足。
除了《三体》《一人之下5》,还可以结合正在播出的《大理寺日志2》一起讲。之前看科普,这个《刺客伍六七第4季》也已经过审,可能最近也会定档了。这里面除了《三体》工期最长用了4年左右,《一人之下5》《大理寺日志2》《伍六七4》制作周期都在两年左右,虽然还做不到一年一季,但是这个工期已经相当不错了。
二是国产动画美术审美也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像早几年2D抄日本,3D抄美国的囧境。
这个3d古风动画什么建模类似西方脸一直就有争议,直到《凡人修仙传》的出现的改变,当然3d古风动画千篇一律的建模,审美风格还是一个问题。
而《三体》的公司前作是《灵笼》,早期建模审美也有这个争议,但是《灵笼》最后一集出现的地面小队大量东方人面孔,还有文化元素运用一洗这个争议点。《三体》现在看来和《灵笼》审美十分相似。
这种创造中国自己文化审美上有点介于中间,有自己的味道但美学上面不够鲜明。
相比之下,2d连载动画倒是好得多,《伍六七》《罗小黑》《咸鱼哥》等的独特画风,再到《一人之下》从开始的日漫风到现在明显学习日漫但有自己风格,《大理寺日志》《雾山五行》更开始找回中国传统画风了。
制作顶级,原著强大,《三体》《一人之下5》能否封神就看它了
那么现在国产动画最差的是什么呢?当然工业需要进步,工期和审美画风肯定也是需要探索,再到建立的。但我觉得当前最大的问题,和国产动画电影一样都是剧本:节奏叙事,角色塑造和表达很不平衡。
比较简单的道理就是今年的《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这片说到底就是个爱情故事,也没有讲什么深刻的道理,完全就是日漫中二热血那套东西。但是人家除了画风独特,分镜和特效等制作上的优秀,就是节奏,娱乐性和商业性很平衡。
国产动画现在在剧本上面,真的有两个问题非常的严重。
一是国产动画似乎得了一种“我就一定要‘深刻’、一定要‘反抗’、一定要有深度的病,跟电视剧动不动搞什么女权主义,什么反映现实一样。
现在国产文化产品都是整个剧本都是为了这点醋包的饺子。而且还拿“我这么还过审了”当营销噱头。结果就是饺子包出来,做好了,端到观众面前,观众一吃:“你这饺子外表(指画面)看着还不错,但内馅(剧情)怎么咬下去一口渣啊?”
这毛病不止国产动画电影有,很多国产流行文化都有。主创抱着要“教化观众/读者”的心态去创作作品,结果搞出来的东西连最基本的“讲好一个能让人接受的故事”都做不到,你教化了个寂寞啊——
像《灵笼》如果不是国产动画顶尖的技术顶着,再到每次更新一集动不动三四十分钟甚至像电影时长,整得人欲罢不能(还有前期《疯味英雄》吸的粉丝托底),我都怀疑如果是家新公司,以它的剧本能否撑过前期都难说。
国内文化产品现在差不多共通的毛病,华丽的画面没有实质的内容,高屋建瓴的台词里是空洞的思想,为了制造矛盾就是个人就天天反抗,为了表现人性善良,就搞得角色婆婆妈妈,实在搞不定了就talk。
美剧的缺点差不多都学会了,优点是一点没学。
二是似乎不太重视编剧,甚至居然没有培养编剧的倾向,有没有知名国产动画编剧?
我现在随口能说出现在还不错的国产动画公司,动画导演,这个动漫圈熟悉的配音就更多了,甚至配乐,画师,动作设计都有不少,但如果问你知道什么知名动画编剧呢?嘿,是不是没有,基本上导演就是编剧。
结果就是编剧不够专业,分镜头衔接不好,故事节奏凌乱,这些问题哪都有,这是我国影视产业的通病,都不是国产动画一家的问题。话又说回来,动画电影至少不需要把钱给到什么明星,镜头也可以直接算出来不存在拍不到的光影角度。
如果实在没有钱请编剧也行,那麻烦多花精力学习借鉴一下人家成熟的动画叙事方法,看看怎么合理的分配故事高潮来吸引观众,调动观众情绪。翻一下人家出的教科书,了解“惊讶”这种情绪在人类的认知里不会停留超过3s,就不会在影片里花超过3s来完成一次“意外”。
我一直认为任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现代工业门类,最需要的是专业的精英人才、参与精准的分工,绝对不是靠一堆主创打着情怀去卖产品,再到观众去脑补和攻击别人,开始还行,久了没什么用。
当然,这时候肯定有人能提出钱和时间的问题,我也讲了这方面。
但还是那句话你前期可以不足,但长远发展就要培养,像编剧和剧本这个东西。一次两次还可以,结果每一次观众都提出来了,但原谅了,结果团队下一次还是这样搞,关键是还有粉丝洗。
说白了:还是中国市场大让你父活得太好了,居然给搞膨胀了。
《三体》《一人之下5》来袭?我打赌,这次能带领“国漫崛起”
我看ACG二十来年,中外都看少有忌口。又做这行给国内文化作品写过好多篇。高深的不说,但一个作品大体什么尿性算有一定了解。同时,现在这批做动画,搞游戏的基本是我的同代人,一路看过来他们会出什么毛病我也算见识的多了。
这帮人就是放不下他们那点小心思,其实就是要堆砌自己喜欢的元素,就要藏一点“深度”,就要影射一点东西(当然也有环境的原因),搞着搞着就弄错主次,就为了这碟醋去包了一盘饺子。
前些年,我在看了《灵笼》和《一人之下4》《大理寺日志》《伍六七》《凡人修仙传》《时光代理人》《雾山五行》等等,包括国产动画电影就一个感觉。国产动画的工业技术,制作周期,人才培养,再到产业链都发展得不错。
但不会讲故事已经成为最大的问题,当然也有不错的像《伍六七》《时光代理人》,但在剧情薄弱凌乱的前提下,太多作品高频通过一个一个单独的场面,音乐特写,及没来由的一句尬台词强行表达:我有深度了。
像我提醒现在有一些国产剧那样,娱乐就好好的娱乐,却又一个劲想讲出些大道理来,仿佛小孩子模仿老夫子一手叉背一手捋着不存在的胡须念着他们自己都不懂的子曰......好多作品都体现编剧本身应该没好好读过编剧的书。
他们应该看了非常多动漫和电影,然后对那些经典场面印象深刻,对模仿,复刻,甚至超越那些场面执念很深,却一直也没明白这些都是需要扎实的功底去做足铺垫,还要安排好节奏一步一步去揭示强化和冲击主题,最后才能得以升华。
最后,真的还是希望《三体》动画和《一人之下5》成功吧。如果这两部作品质量都非常成功了,我相信绝对能带领国产动画进入下一个阶段,至于是崛起还是复兴,这种舆论评价压根是不重要。
国产动画电影《深海》是这个发展阶段有类似意义的作品,但因为环境原因命运未知。
现在《三体》《一人之下5》已经明确定档了,而且肉眼可见工业层面的进步,还有中国顶级科幻IP顶着,真的就看剧本了,希望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