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传统演出行业全面“上线”,无论是国有院团还是市场化机构,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探索,为观众提供更多样、更便捷、更新鲜的观演体验,推动了演出市场的巨大变革。
“演艺国家队”上线
高雅艺术飞入百姓家
“华山论剑既视感。”“郭靖黄蓉进入直播间。”“原地起飞!”在国家大剧院B站官方账号发布的交响乐演奏《射雕英雄传》主题曲视频里,网友们的弹幕铺满了屏幕。这场由著名指挥家陈燮阳与中国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新春音乐会片段,截至目前已有481万的播放量,这是传统交响乐、歌剧演出不可想象的数字。
这几年间,各大国有院团和演出机构纷纷开拓互联网阵地,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国家队”的艺术家们,让带有神秘色彩的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从2020年4月起,每周准时上线。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巡演时,不少乐迷告诉乐团首席李喆,“我是因为线上演出喜欢上了交响乐”。
优质内容当然要有技术的加持。2020年8月,随着“繁华众声:张艺、陈悦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上演,“8K+5G”直播技术实现了世界范围内舞台艺术领域的首次尝试。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宫吉成介绍,“沉浸耳机”和“沉浸音箱”等虚拟全景声特效功能不断提升着观众的观演体验,虚拟实拍技术也让想象中的诗意场景跃然于屏幕之上。
值得欣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不少国有艺术院团对线上演出根据用户思维进行了全新制作。中国歌剧舞剧院把原本的业务考核搬到线上,北京演艺集团旗下的北京民族乐团在微信视频号独家直播时,为手机用户定制效果,营造出音乐节般的现场感。
直播演唱会“爆发”
歌手与网友零距离互动
今年春夏,网友有太多记忆点,皆因线上演出“集中爆发”。
四月,崔健的线上演唱会全网刷屏,4600万人的观看量刷新认知,不少人感叹,没想到还能看到崔健直播唱歌。五月,周杰伦“地表最强”和“魔天伦”两场演唱会接连线上重映,再掀观看热潮,累计点击量近一亿人次。随后,罗大佑演唱会和孙燕姿唱聊会在同一天上线,让不少网友陷入“我到底该选谁”的烦恼。这些直播演唱会经过多机位、小场景、近镜头特写等方式的拍摄,让歌手几乎零距离地与网友互动。
接二连三的直播演唱会让网友意识到,线上演出已经成为文化生活、休闲娱乐乃至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刚结束的2022年暑期,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重点监测的演艺机构和网络平台在线演出项目总计316个,演出场次2948场,总观看人次超10亿。
可能很多人以为,线上演出是疫情后新生的产物,其实不然。十年前,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就选定了首批网络演出试点单位,北京人艺等知名演出机构名列其中,鼓励院团探索对接平台,剧目上线;2016年原文化部发布《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开辟线上线下两个市场;2017年,在直播平台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成立了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这一切,都为如今的线上“爆发”酝酿能量。
“商业新模式”形成
推动线上演艺良性循环
目前,线上演出形成了新的市场氛围,很多市场化的公司与平台深度参与,以商业化的形式为线上演艺市场注入活力,持续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演出资源和多样的观演体验。
疫情暴发初期,不少公益性质的线上演唱会令网友印象深刻,陈奕迅、刘若英举办线上演唱会,“相信未来”线上义演集结王菲等多位演艺界人士,带给人心灵的抚慰。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全新的商业模式日渐成型。
网友通过视频号观看崔健、罗大佑、西城男孩演唱会以及央视“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会”时,能看到不同车企的赞助,它们为这些明星云集的演唱会“买单”,让网友得以免费欣赏音乐。弹幕里你来我往的留言,也让演出直播成为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平台。视听体验、社交元素和商业场景在手机的小屏幕上精准融合。
演艺内容提供方通过平台延展更多观众,赞助方则凭借演艺内容获得产品宣传的机会,线上演艺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介绍,以央视总台与视频号合作的“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会”为例,这场演唱会超3200万人同时观看,优质内容和品牌的合作提升了辐射范围,也为未来更多的媒体、品牌进行内容、商业化等互补合作打开了想象空间,在用户、产业、品牌等层面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