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实影像周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留精彩影像
2018-08-04 20:11:00   来源:中国综艺网   

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启动仪式。

  8月3日,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影像周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以纪实影像的手法,展现了中国人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与智慧书写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九旬翻译家点亮《我的时代和我》

  影片《我的时代和我——许渊冲篇》拉开了本届影像周的序幕。影片真实记录了从事翻译事业长达60多年的许渊冲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为完成莎士比亚翻译事业的梦想而坚持每天翻译千字的故事。

  影片以一位翻译家的视角诠释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翻译界发生的变化。从他的故事中,也能看到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当天,该片导演朱允,片中主人公、97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及家人一起来到现场观影。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右)到场观看电影。

  “今天许先生也来现场观看电影,其实,他就是想再多看一眼奶奶。”朱允的这番话,引得许多观众落泪。

  “影片看到了过去,看到了现在,还看到了我们未来将要走的路。”许渊冲说,“我们中国走向世界,更要在文化方面走向世界。中华子孙不能妄自菲薄,我们是在前人的基础、在国内的基础、在国外的基础上向前迈进。希望大家再继续往前走,让我们的中国梦得到世界的认可。”

  在影片中,剧组所有人都亲切地称许渊冲与夫人照君为“爷爷”“奶奶”。奶奶照君为了爷爷的生活和工作,每天非常辛苦。让观众们泪奔的是:片尾那一行悼念词——许渊冲夫妇在相濡以沫60余年后,夫人照君于2018年6月离世,其音容笑貌只有在影像中永存……

  本片是由优酷资讯和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摄制的系列影片《我的时代和我》之一。该系列全面刻画了10位来自各行各业佼佼者的真实生活样貌——纪录片没有过多的加工与修饰,却因真实而令人感动。

  与此同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实影像大事记特展在中华世纪坛亮相。该展览以40部经典纪录片的图文、视频资料,展现了40年来中国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些经典纪录片,包括历史地理题材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聚焦动人时刻的《拼搏》《零的突破》等,以及讲述民生改善的《最后的山神》《毛毛告状》等。

  三代纪录片人分享“真实的力量”

  本届影像周上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纪实影像的发展”主论坛“真实的力量”,专门邀请了老中青三代纪录片工作者,结合他们自身的经历阐述中国纪实影像的发展历程。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从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延安电影团成立的1938年和改革开放肇始的1978年,对中国的纪实历史影像进行了回顾与梳理。

  在上半场“致敬历史——从1938年延安电影团开始”主题论坛上,一部30分钟的黑白纪录影片《电影先锋》,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真实的力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金越用“高山仰止”形容这部充满历史感的作品,形容在峥嵘岁月中记录下经典时刻的纪实影像前辈。

  “在那样一个历史变革的伟大时代,纪实影像前辈们放弃了自己的小利,投身于伟大的变革当中,并且用手中的摄影机去记录时代。这不仅是一种使命感,更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金越说,记录应该成为一种照耀后人的信仰。

  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了33年的老导演王一岩,分享了自己为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创作《百年光影》的心得体会,讲述了延安电影团第一部电影创作的艰辛历程,以及袁牧之、钱筱璋等老前辈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如歌往事。即将退休的她颇有感触地说:“感谢这个论坛,把大家聚在一起,回望历史,纪念那些为中国纪录片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老前辈。”

  导演李亭以自己父亲为例,讲述了一位老纪实影像工作者对纪录片事业的执着与不舍——90岁的老人,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但依旧记得自己曾经使用过的纪实摄影设备:被称为“独眼龙”的M摄影机、能装3个镜头的德国阿莱摄影机,每一台设备就像是老人的“孩子”。

  在下半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从1978年开始”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说:“今天,我们很正式地用‘纪念’两个字来向40年的改革发展致敬。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去做,是可以做成的,而且可以做得很有价值,只要我们有格局,有情怀。”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效礼,这位1966年进入央视的老导演,讲述了他1979年的作品《说凤阳》。这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纪录片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此表明有了真实的影像、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表达,才能有真实的作品。“这才是纪录片的力量。”刘效礼说。

  导演闫东分享了自己参与创作《改革开放20年》纪录片的一段经历。“纪录片工作者应该从小的切口和细节,将观众带进大的历史情景中去。”闫东说。谈到他正在创作的《中关村》时,他说:“改革开放40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是开放式的、是内涵丰富的,是每个人的记忆,也是国家的记忆;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

  1993年,刘鸿彦进入央视成为《东方时空》的一名记者,后来成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栏目的导演。“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造就了大量的纪实题材,也让纪录片的创作进入黄金时期。”刘鸿彦说,“纪实就是在记录时代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密不可分,但抱朴求真才能感动人。”

  “我们生于这个时代,长于这个时代,有的时候被这个时代裹挟,或者被这个时代推动。作为纪录片人,我们至少应该清醒地站在这个时代的潮头,跟这个时代一起奋进,为我们的良知去鼓与呼,这是我们这一代纪录片人应该有的担当,也是我们生命之意义所在。”何苏六说。

  聚焦精品创作,记录新时代

  在新时代,纪录片人的使命就是记录新时代。

  8月4日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记录新时代——第六届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推优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产纪录片走过的光辉历程,表彰了2017年以来在国产纪录片领域成绩突出的作品、人员和机构,共同见证过去一年国产纪录片发展的丰硕成果。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近年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从创作、播出、产业等各个环节加大对国产纪录片的扶持引导,国产纪录片强势崛起,涌现出一大批聚焦中国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产纪录片精品力作。经过严格评选,共有12类64项国产纪录片及相关人才、机构入选2017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

  其中,《辉煌中国》《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航拍中国》(第一季)等8部作品获选优秀国产纪录片系列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寻找手艺》《传家本事》(第二季)等5部作品获选优秀国产纪录片长片;《田埂上的芭蕾》《把梦想点燃·荧屏里的中国》《当他们渐渐老去》等8部作品获选优秀国产纪录片短片;《强军》《大国外交》《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等5部作品获选优秀理论文献片;《智慧中国:众创时代》《港珠澳大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记录北京的人》4部作品获选优秀国际传播类纪录片。

  2018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在题材规划、资金扶持、播出调控、人才培养、市场引导等多个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开启纪录片发展的“五年规划”。本次推优活动,以“记录新时代”为主题,号召纪录片人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国家留影像,为历史做年轮,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呈现这个伟大时代的巨大变迁,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做新时代的记录者。


相关热词搜索:镖局 之路 绝境

上一篇:《这就是灌篮》舞美曝光实景篮球公园复刻街球风
下一篇:礼仪小讲师张雅瑄做客《超级萌宝秀》古典小美女被赞

镖局 之路 绝境. . 43579. 12
分享到: 收藏